⒈ 谓为桥以渡。
引《楚辞·离骚》:“麾蛟龙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
王逸注:“以蛟龙为桥,乘之以渡。”
⒉ 指桥梁与渡口。 汉刘向《说苑·权谋》:“於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
引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梁liáng(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3)(名)桥:桥~|津~。(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梁liáng(1)(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2)(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3)(名)后梁。(4)(名)(Liánɡ)姓。
津读音:jīn津jīn(1)(名)唾液:~液。(2)(名)汗:遍体生~。(3)(形)润泽。津jīn(名)渡口:~渡|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