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扶苏


扶苏的词语
扶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扶胥'。
树名。
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扶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扶胥”。

⒉ 树名。

引《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毛传:“扶苏,扶胥,小木也。”
马瑞辰通释:“《释木》:‘辅,小木。’小木即木之名。 钱大昕曰:‘扶、辅声义皆相近,长言为扶苏,急言为辅。’其説是也……胥、疏、苏叠韵,古通用。”

⒊ 古代兵车上的藩盾。

引《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汉郑玄注:“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扶苏与?”
孙诒让正义:“云今之扶苏者…… 惠士奇云:‘苏与胥古文通,故扶苏一作扶胥,盖秦汉间语, 周之藩盾也。建之乘车,以蔽左右;军旅会同,前后拒守,在车两藩,故曰藩盾。’”
《六韬·军用》:“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卫大扶胥三十六乘……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

⒋ 扶助。

引《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南朝梁陶弘景《华阳颂》:“重离儻或似,七元乃扶胥。”

网络解释:

扶苏 (秦始皇长子)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常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仁,有政治远见,经常劝谏其父亲,后因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军队,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死前诏令扶苏即位,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扶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以始皇身份赐死扶苏,扶苏遂自尽。

扶苏 (汉语词语)

扶苏,亦作“扶胥”,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作为花木名、武器名、动词,人名。《诗·郑风·山有扶苏》有记载“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 传解释说“扶苏,扶胥,小木也。
扶苏释义
读音:fú

扶fú(1)(动)本义: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犁|~老携幼|~着栏杆。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2)(动)本义: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犁|~老携幼|~着栏杆。扶助: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3)(动)本义: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读音:sū[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扶苏造句

扶苏公子果然气度不凡,如果日后有扶苏公子来统一天下的话,百姓们肯定会过上好日子,不会再受战乱之苦。

始皇三十七年末,相李斯与寺人赵高诈书始皇帝之遗诏,矫令以原本的储君公子扶苏自尽,胡亥继位,是为二世。

乔公女,三百岁,太平日,嫁扶苏。书海沧生。

这等诛心之论直接把扶苏推到了聚光灯下。

羡“有女同车”,颜如初开木槿花;慕“山有扶苏”,偏遇你这狡童来。

似乎正是为了磨折她,逼问她,想要她吐露出她和扶苏才知道的,秦陵的内部装修问题。

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卫兵鲁苍在长城上纵目远望。

一言既出,群臣震惊,众人显然是根本没有想到年仅十一岁的扶苏竟然有这般长远、明卓的见识,这番妙论便是朝中不少重臣都想不出来的。

我罗霖虽然深受大秦先帝与太子扶苏重若泰山之恩,然而我却并无称帝称王之心。

现在扶苏已经躺在了秦始皇的灵寝,那就把甘纭放在为扶苏修建的灵寝吧。


上一词语:厮乩
下一词语:上直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