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风雅高尚。
引《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比来天下奢靡,转相倣效,而徐公雅尚自若,不与俗同。”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文方復雅尚之至,尝以律度百代为任,古之能者往往不至焉。”
清赵翼《拜袁揖赵哭蒋三图》诗:“程生作绘定可人,雅尚所存非漫戏。”
⒉ 极崇尚。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花面冲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祗为从来雅尚。”
陈衍《<沉乙盦诗>序》:“君诗雅尚险奥,聱牙鉤棘中时復清言见骨,诉真宰,盪精灵。”
《诗经》体裁之一。于天子诸侯朝会宴飨时歌诵。有大雅、小雅之分。【组词】: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体裁。
合乎标准、规范的。【组词】:雅言
高尚的、不俗的。【组词】:优雅、典雅、雅室
尚读音:shàng[ shàng ]1. 还(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 尊崇,注重:尚武。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
4. 矜夸,自负:自尚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