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复姓。
⒈ 复姓。 春秋时有公输班。或称鲁班,为鲁国巧匠。班,或作“般”、“盘”。
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参见「公输般」条。
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输读音:shū输(1)(动)本义:运输;运送:运输;运送(2)(动)〈书〉捐献(财物):~财助战。(3)(动)在较量时失败;败:决不认~。
雷公输了理,才修订了劈杀生灵的条件。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平时家师也是喜欢弄一些机关小巧的东西,只是一直无法称心满意,说只能以公输班之巧手,方可做出满意的木工。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孟子《离娄上》的一句名言。
他并以诙谐口吻,为听众讲述墨子止楚代宋、舌战公输班的故事,让听众对墨子的行侠印象十分鲜活。
公输般的攻城机械用尽了,可墨子的防御武器却还有余。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说起来这也不奇怪,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个叫做‘公输般’的工匠可以做出很多奇妙的木机关,甚至传说他做过能飞上天的木鸟呢。
一日龙羿在藏书室里翻到一卷名叫《班门神目》的木简,原来是战国初年鲁国人公输般在晚年时把自己一身的发明创造记载成册留给后世予后人参考用的。
公输般自鲁之楚,为舟战之具,谓之钩拒,退则钩之,进则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