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六弓(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大弓)之一。其力强,可以远射甲革坚硬之物。
引《周礼·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
郑玄注:“王、弧、夹、庾、唐、大六者,弓异体之名也,往体寡来体多曰王、弧,往体多来体寡曰夹、庾,往体来体若一曰唐、大。”
贾公彦疏:“此经六弓强弱相对而言。”
⒉ 泛指强弓。
引《汉书·韩安国传》:“且匈奴 ……畜牧为业,弧弓射猎,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
⒊ 弧矢。参见“弧矢”。
引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鹰隼击则妖鸟除,弧弓张则天狼灭。”
弧hú(1)(名)圆周的任意一段。(2)(名)古代指弓:弦木为~(用弦绷在树枝上做成弓)。
弓读音:gōng弓gōng(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6)(Gō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