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运行体内的真炁,以通[.好工具]经脉。
引证解释:
⒈ 即行气。参见“行气”。
引晋葛洪《抱朴子·释滞》:“虽云行炁,而行炁有数法焉。”
网络解释:
行炁
行炁,又称运炁、引炁、通炁、逼炁、闭炁等,指运行体内的真炁,以通经脉。《抱朴子内篇·释滞》:“初学行炁,鼻中引炁而闭之,阴以心数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着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就是说开始学习行炁法,从鼻孔引炁闭守,暗暗地用心数一百二十下,然后引入身体内部,再从口中将浊气吐出,微微吸入清炁,一般要吸入的炁多而呼出的炁少,用一根鸿毛放在鼻孔上,以鸿毛不动为最佳。常行此法,能使人长寿,《抱朴子内篇·至理》:“服药虽为长生之本,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行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行为举止。品行、操行、德行
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
前往。南行、与子偕行
流动、流通。发行、运行、风行一时
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
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
能干、能力强。你真行。
行书的简称。行草、行楷、真行
不久、将要。行将就木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炁
读音:qì同“气”。如“坎炁”(kǎnqì),中药上指干燥的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