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疰夏


疰夏的词语
疰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学名词。通常指夏季身倦、体热、食少等症状。

网络解释:

疰夏 科普中国

疰夏,中医病证名,又名夏季热、注夏。指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疰夏又被叫做苦夏,夏季的常见病,一般夏季过后,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疰夏释义
读音:zhù

疰zhù(1)(名)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烧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多由排汗机能发行障碍引起。(2)(动)〈方〉苦夏。

读音:xià

夏xià(名)夏季:~日。夏xià(1)(名)朝代名;禹所建:~朝。(2)(名)指中国:华~。(3)(名)姓。

疰夏造句

香蕉的果肉含钾量颇高,故而能很好补充夏季大量出汗丢失的钾元素,对于中暑和疰夏的系列症状都有所改善,此外也是能调节情绪,带给人快乐感的食物。

上海人有“疰夏”的说法,说的是人到夏日,胃口不好。

有的人一到夏天,就出现食欲不振、厌食等症状,俗称“疰夏”病症;有的人过食生冷,损伤脾胃,不思饮食,导致身体消瘦。

奶牛类似“疰夏”的症状称为“热应激综合征”,专家们曾构想了多种解决方法。

经一位老中医诊断,说孙阿姨的病按中医理论讲是“疰夏”。

其实,夏天人体的消耗量十分大,很多人会觉得夏天无精打采、胃口不好,继而疰夏;夏天各类细菌病毒也最为活跃。

我们江南地带芒种入梅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

一到夏天,很多人胃口就会变差,食量锐减,吃饭不香吃菜无味,上海人把这夏日食欲递减现象称之为疰夏。

越谦看我越来越憔悴的样子,十分着急,我只好骗他说,我一直有疰夏的毛病。

但记者昨天从本市曙光、瑞金等多家医院获悉,现在来看“疰夏”的患者比以往明显减少,而来看因借“疰夏”减肥产生的各类“后遗症”的患者却越来越多。


上一词语:尸疰
下一词语:疰忤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