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燕的一种。
引唐李贺《恼公》诗:“弄珠惊汉燕,烧蜜引胡蜂。”
叶葱奇注引《尔雅翼》:“越燕小而多声,頷下紫,巢於门楣上,谓之紫燕,亦谓之汉燕。”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世説蓐泥为窠,声多稍小者谓之汉燕。”
⒉ 指汉成帝后赵飞燕。
引《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唐环不见新留机, 汉燕犹餘旧守宫。”
汉hàn(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2)(名)后汉。(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4)(名)汉族:~人|~语。(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6)(名)指银河:银~。
燕读音:yàn,yān[ yà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 轻慢:“燕朋逆其师”。
3. 古同“宴”,安闲,安乐。
4. 古同“宴”,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