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金鰲”。 神话中海中金色巨龟。一说,巨鳖。见《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汉王逸注。
引唐王建《宫词》之一:“蓬莱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宋柳永《巫山一段云》词:“几回山脚弄云涛,彷彿见金鼇。”
⒉ 比喻地位高贵者。
引明方孔炤《苍天》诗:“万岁山折苍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⒊ 比喻临水山丘。
引宋陆游《平云亭》诗:“满榼芳醪何处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张可久《湘妃怨·德清观梅》曲:“一去孤山路,重来何水曹,醉上金鼇。”
《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
⒋ 山名。在浙江省临海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海中。 宋建炎四年金兵至, 高宗泛海泊此。后文天祥随少主航海,亦驻泊于此。
引清黄宗羲《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粤稽建炎,狩于金鰲。”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鳌读音:áo鳌(名)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