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茵蔯”。蒿类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密生白毛,花绿黄色,圆锥花序。全草有香气,可以入药,有发汗、解热、利尿作用。
引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七:“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宋苏轼《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诗:“堆盘红缕细茵蔯,巧与椒花两鬭新。”
明王世贞《散句》:“坐来薜荔时添润,斋罢茵陈尚送香。”
老舍《四世同堂》五:“钱先生向桌底下摸了会儿,摸出个酒瓶来,浅绿,清亮,像翡翠似的--他自己泡的茵陈。”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蒿的一种,生水滨砂地,叶生白毛,梢上叶细如丝,夏秋著花,穗状色绿,茎叶可入药。
茵yīn(名)垫子或褥子:绿草如~。
陈读音:chén1.安放;摆设;排列:~设。
2.叙述;说明:条~。详~。
3.时间久的;旧的:推~出新。
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
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
6.古又同“阵(zhèn)”。
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棉茵陈、土伏苓等,适饮于夏季。
白芷,白芍,马勃,延胡索,牡蛎,乌贼骨,蒲公英,茵陈,枳壳,陈皮,茯苓,芡实加减。
结论:茵陈蒿汤乙醇提取物的抗肝损伤效果优于水提取物。
结果方药配伍对茵陈蒿汤中大黄酸溶出率变化有很大影响。
对耐盐碱植物茵陈蒿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并利用其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
目的为研究茵陈蒿的防癌作用。
本品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虎杖、地耳草等同用。
茵陈蒿汤是治疗中医黄疸病的传统方剂,对急性黄疸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耶和华阿,求你记念我如茵陈和苦胆的困苦窘迫。
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连钱草等配合应用;用治水肿可以茯苓、泽泻等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