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弹纠


弹纠的词语
弹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弹纠tánjiū

(1) 弹劾官吏的过恶

例州司不[.好工具]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后汉书·史弼传》英accuse;impeach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弹糺”。 犹弹劾。

引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安守太定汝南胡伊》:“时公袁隗意亦非之,然不弹纠。自是之后,弥以滋甚。”
《世说新语·自新》“处遂改励” 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处仕晋为御史中丞,多所弹糺。”
《旧唐书·韦见素传》:“弹纠长吏,所至肃然。”
清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摈斥制外,弹纠司扃,以断蠆毒之尾。”

⒉ 谓纠正。

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宋元以来,此説流传不絶,且广被民间,致劳学者弹纠,而实则仅出于李公佐假设之作而已。”

网络解释:

弹纠

弹纠,读音tán jiū,汉语词语,弹劾官吏的过恶。出自《后汉书·史弼传》。
弹纠释义
读音:dàn,tán[ tán ]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读音:jiū

纠jiū(动)缠绕:~纷|~缠。纠jiū(动)集合:~合。纠jiū纠正:~偏。


上一词语:公釐
下一词语:凤戢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