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佛教语。疯狂如醉的恶象。比喻为害极大的迷乱之心。
引《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若有人常起,色姓财富慢,是人如醉象,不见险恶岸。”
南朝梁简文帝《八关斋制序》:“宜制此心虵,祛斯醉象,立制如左,感勉听思。”
唐崔致远《奏请僧弘鼎充管内僧正状》:“所冀身掛金襴,逞养鹰之雋气;手持玉柄,制醉象之狂徒。”
醉zuì(1)本义:(形)酒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形)酒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2)(形)沉迷;过分爱好:~心|陶~。(3)(动)用酒泡制(食品):~枣|~虾|~蟹。
象读音:xiàng象xiàng(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xiàng(1)(名)形状;样子:万~更新。(2)(动)仿效;摹拟:~形|~声。(3)(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4)(副)好象:~要下雨了。(5)(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