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xiàngxíng
(1) 六书之一,描摹实物的形状造字
(.好工具)英pictographic characters⒈ 象其形。
引《大戴礼记·本命》:“化於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
《史记·乐书》:“凡音由於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序》:“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清黄钧宰《金壶七墨·元夕观灯》:“淮扬灯节最盛,鱼龙狮象、禽鸟螺蛤而外,凡农家渔樵,百工技艺,各以新意,象形为之,颇称轻巧。”
⒉ 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六书”之一。
引《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詰詘,日月是也。”
六书之一。根据物体的形象描绘而成文字的造字方法。如「日」为一个圆太阳,「月」为上弦月。
象xiàng(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xiàng(1)(名)形状;样子:万~更新。(2)(动)仿效;摹拟:~形|~声。(3)(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4)(副)好象:~要下雨了。(5)(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形读音:xíng形xíng(1)(名)形状:方~|图~|地~。(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
所以东巴文也称做纳西象形文字。
纳西族的东巴文,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一种仍在使用的原始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
身为作家、道德家,他认为抽象形式和思想的探索毫无把握,反而看重纷繁杂乱的人性。
每艺分有数量不等的小项,像书法比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个小项,每个小项十六分,多余的四分平摊在前四个小项。
东巴经是东巴教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经书,用竹笔书写在自制的土纸上,所写象形文字称“东巴文”。
象形字是上崇兴洲唯一的文字,比萧忆前世学的象形文字还要易学易懂,萧忆仅凭残存记忆上下推断就能认得。
为独体字提供了其古象形字,便于人们开发右脑,加强记忆;对合体字则提供了‘会意识字’的范例,便于人们掌握这种识字方法,达到生字过目不忘。
采用自控诉阅读技术和内隐记忆测验法,探索了刻板印象对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影响。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