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
引《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郑玄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
孔颖达疏:“凡深衣皆用诸侯、大夫、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宋司马光《独步至洛滨》诗:“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持笻竹著深衣。”
严复《救亡决论》:“戴、阮、秦、王,直闯许郑 ;深衣几幅,明堂两个。”
一种古代服装。上下衣裳相连,长及脚踝,男女皆可穿。有些妇女的深衣衣襟接得很长,穿时可缠绕数次。
深shēn(1)基本义:(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2)(名)深度:河水只有三尺~。(3)(形)深奥:由浅入~。(4)(形)深刻;深入:~谈。(5)(形)(感情)厚;(关系)密切:~情厚谊。(6)(颜色)浓:~红|~绿。(7)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秋。(8)(副)很;十分:~知|~信。
衣读音:yī,yì[ yī ]穿上。 【组词】:衣锦还乡、衣锦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