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xiànguān
(1) 县的地方长官
例县官急索租。——唐·杜甫《兵.车行》例县官日有禀稍。——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英county magistrate(2) 朝廷
例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英court⒈ 县的长官;县的官吏。
引《汉书·食货志下》:“诸取众物鸟兽鱼鳖百虫於山林水泽及畜牧者……皆各自占所为於其在所之县官,除其本,计其利。”
唐元稹《清明日》诗:“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宋梅尧臣《送李学士河东转运》诗:“朱轓邦伯至,黄綬县官迎。”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龙门鲤》:“食顷,逮李至,县官立置重辟。”
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唐人说部中曾有记载,一县官拷问犯人,四周用火遥焙,口渴,就给他喝酱醋,这是比日本更进一步的办法。”
⒉ 朝廷;官府。
引《史记·孝景本纪》:“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
《汉书·食货志上》:“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今富者税益少,贫者不免於捃拾以输县官,其为不均大矣。”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然而世之识者,以为方今官冗,而县官财用已不足以供之,其亦蔽于理矣。”
清吴伟业《天王寺看牡丹》诗:“苦辞山地薄,县官责常赋。”
⒊ 古时天子之别称。
引《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
司马贞索隐:“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通称》:“天子可称鉅公,可称县官。”
章炳麟《官制索隐》:“有以疆域号其君者,如汉世称天子为县官。”
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
1.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
2. 姓
官读音:guān官guān(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4)(Guān)姓。(5)(名)器官:五~|感~。
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变,无功而衣食县官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
胡降者数万人,皆得赏厚赏,衣食仰给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以澹之。
巴东县官员说,当地公安局正在对案件进行调查,邓玉娇尚未被正式起诉。
封建社会,县官堂上一呼,阶下百诺,从实招来,否则大刑伺候,五十大板,看你招还是不招。
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民媮甘食好衣,不事畜臧之业,而县官以盐铁缗钱之故,用少饶矣。
世世作奸,侵盗县官,进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谓国奸。
就叫地方人看了尸首,一同公人去禀白县官。
其郡县官年五十以上,虽练达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选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官场现形记。
为父哪里有什么证据,随便抓得一个丢给县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