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律宗


律宗的词语
律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国佛教派别之一,唐释.道宣所创,以持戒律为主,谓戒律为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故称。

引证解释:

⒈ 中国佛教派别之一, 唐释道宣所创,以持戒律为主,谓戒律为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故称。

引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唐初终南山白果寺僧道宣,著述甚富,着重提倡《四分律》,律学成为专门学问,因此成立律宗。又称南山宗。”

国语词典: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研习及传持戒律为主的宗派。可分成三系:一是道宣所传的南山宗。二是法砺所传的相部宗。三是怀素所传的东塔宗。后来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微,只南山一系传承独盛,所以后来所谓的律宗,多指南山律宗。

词语翻译

德语Risshū (jap. Schule des Buddhismus)​ (Eig, Buddh)​

网络解释: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发源地是陕西西安净业寺。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律宗释义
读音:lǜ

律lǜ(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4)(动)〈书〉约束:~己甚严。(5)(Lǜ)姓。

读音:zōng

宗zōng(1)(名)祖宗:列祖列~。(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7)(量)一~心事|一~大案。(8)姓。


上一词语:利空
下一词语:翔翼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