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引《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
《后汉书·桓帝纪》:“庚午,祠黄老於濯龙宫。”
唐杜甫《往在》诗:“侍祠恧先路,掖垣邇濯龙。”
借指皇室。 唐武元衡《昭德皇后挽歌词》:“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⒉ 池名。
引《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薛综注引《洛阳图经》:“濯龙,池名。”
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二:“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⒊ 厩名。
1. 洗:濯足。
2. 〔濯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
3. 祓除罪恶。
龙读音:lóng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