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儒臣


儒臣的词语
儒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汉称博士官为儒臣。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引证解释:

⒈ 汉称博士官为儒臣。

引汉扬雄《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宾。”

⒉ 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引《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福》:“大中时, 党项羌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宋陈亮《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鬢髮苍。”
清昭槤《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辽、金、元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网络解释:

儒臣

儒臣,汉语词汇。拼音:rú chén释义:1、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儒臣释义
读音:rú

儒rú(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读音:chén

臣chén(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上一词语:轻型
下一词语:儒经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