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拔qiàobá
(1) 形容笔力雄健
.例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夏文彦《图绘宝鉴》例好峭拔的隶书英vigorous(2) 挺拔,山高而陡,险峭
例峭拔的山峰英high and steep⒈ 高而陡。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滎阳县南百餘里,有兰巖山,峭拔千丈。”
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嶮怪,上耸千尺。”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自清韵轩后,梁空蹬险,山径峭拔,游人有攀躋偃僂之难。”
李瑛《高山哨所》诗:“在那峭拔的山顶,雄峙着我们战士的哨棚。”
⒉ 挺拔。
引唐裴说《春日山中行》诗:“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⒊ 高超不凡。
引后蜀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金元好问《刘西嵓汲》:“黄鲁直天资峭拔,摆出翰墨畦逕。”
⒋ 形容字体或笔墨雄健挺秀。
引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王荆公书,清劲峭拔,飘飘不凡,世谓之横风疾雨。”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侯翌》:“落笔清駃,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
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二:“湖山歌舞国,儿女英雄福。宜乎林逋诗,峭拔苦不足。”
山势高峻。
峭qiào(1)(形)山势又高又陡:~壁|陡~|悬崖~壁。(2)(形)比喻严厉:~直。
拔读音:bá拔bá(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2)(动)吸出:~毒|~火罐。(3)(动)挑选:选~|提~。(4)(动)攻取:~据点。(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6)(动)起动:~步|~脚|开~。(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世间少有。
山峰的峭拔雄姿呈现在眼前。
这里山势峭拔,风景秀丽。
华山虽不像黄山秀丽峭拔,但它敦实、文静,又有点儿神秘莫测。
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冷峻峭拔是鲁迅小说风格的最显著标志。
不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
温州雁荡诸峰峭拔险怪,高耸千尺,成一奇观。
这一带山高谷深,峭拔的山上寸草不长,光秃秃一片。
只见眼前奇山兀立,远处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