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周经


周经的词语
周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儒家的经籍。

引证解释:

⒈ 指儒家的经籍。

引《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六职备于周经,九列炳於汉晋,务必有恒,人守其职。”
南朝梁简文帝《唱导文》:“燮和内化,事炳周经;讚德含章,训高惇史。”

网络解释:

周经 (明武宗时礼部尚书)

周经(1440—1510年),字伯常,号松露,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为庶吉士,授检讨职。成化年间,历任侍读、中允等官职,侍奉东宫太子即后来的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提升礼部右侍郎,正德三年(1508年)任礼部尚书。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赠太保,赐谥号文端。

周经 (生理学名词)

周经,指月经每年来一次。夏福康《女科知要》:“有一年一行谓之周经,此皆生理上之特异,非关病也。小说《极品家丁》作者禹岩因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跟新期间每个星期都会停止更新一天,并在周末补回,被急于等待看家丁的书迷戏称为周经。
周经释义
读音:zhōu

(1)(名)圈子:绕场一~。(2)(名)周围:四~|圆~。(3)(动)绕一圈:~而复始。(4)(形)普遍;全:~身|~知。(5)(形)完备;周到:~密|~详。(6)(名)星期:~报|~刊|~末。(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周zhōu(动)接济:~济。周zhōu(1)(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2)(名)北周。(3)(名)后周。(4)(名)姓。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上一词语:原何
下一词语:经折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