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白籍


白籍的词语
白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

引证解释:

⒈ 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

引《晋书·成帝纪》:“﹝咸康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詔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
胡三省注:“时王公庶人多自北来,侨寓江左;今皆以土著为断,著之白籍也。白籍者,户口版籍也。 宋齐以下有黄籍。”

网络解释:

白籍

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白籍是专用于登记土断后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咸康七年(公元341)三月,晋成帝诏令“实编户,王公以下庶人皆正土断白籍”。因土著户籍为黄籍,为使北来侨民既注户籍,取消优复,增加国家赋役收入和徭役兵役来源,又保留将来故土收复后可回原籍的希望,故为区别土著,另立“白籍”。
白籍释义
读音:bái

白bái(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6)(名)象征反动:~军|~区。(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8)姓。(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10)(动)说明;陈述:表~。(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12)(名)地方话:苏~。

读音:jí

籍jí(1)(名)书籍;册子:古~。(2)(名)籍贯:原~。(3)(名)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国~|党~|学~。(4)(名)(Jí)姓。


上一词语:鴶鵴
下一词语:颊食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