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文职。
引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二月癸酉,詔择柴氏族人最长一人除京官,已在班行,则换文资。”
宋曾巩《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伏望圣慈,并於文资内安排。”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本朝后族、戚里,祖宗以来例不得任文资。”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资读音:zī资zī(1)(名)钱财;费用:~财|~本|工~|合~。(2)(动)资助:~助。(3)(动)提供:以~参考。(4)姓。资zī(1)(名)资质:天~。(2)(名)资格:~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