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拜节


拜节的词语
拜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拜节bàijié

(1) 向人祝贺[.好工具]节日

英pay a festival

引证解释:

⒈ 节日里向尊长或亲友祝贺。亦特指拜年。

引宋吴自牧《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元马臻《客中长至日偶成》诗:“邻家聚饮分冬酒,稚子来需拜节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只有过年过节,由映芝领回去给婆婆拜年拜节,不过住一两天便走了。”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这一次她又带着自己的孙儿刚由乡下来拜节。”

国语词典:

佳节时,亲友彼此来往道贺。

拜节释义
读音:bài,bái[ bài ]

1.过去表示敬意的礼节:对~。叩~。跪~。引恭敬地:~托。~访。~望。~请。[礼拜]宗教徒对神敬礼或祷告。转周、星期的别称。

2.行礼祝贺:~年。~寿。

3.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结成某种关系:~将。~师。

读音:jié,jiē[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拜节造句

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清明节,祭拜节。一拜先贤,感谢先贤思想启迪明智受益非浅;二拜先烈,感动先烈风范舍身取义热血奉献;三拜先人,感恩先人福泽生活康宁幸福绵延。

圣诞节时,客人们在节日前夜开始逐家拜节。

元旦这天首要的事情就是穿新衣,拜新年了,“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还得去彭颖家拜节。

珍德与沃钾本想借助膜拜节的喜庆,来为溧姬洗礼赐福。

明天就是中秋节,她得找赵文正商量明天拜节的事情。

我已经通知余总,说你要去给他拜节,你别让大家下不了台。

待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大块的连骨肉炖到锅里之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摆放节日食品、烧茶,准备迎接客人。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初一初二这些天得随着母亲去拜节,哪还有时间和谢镜见面。


上一词语:拜至
下一词语:沉井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