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刻陗”。高峻;挺拔。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上辬华以交纷,下刻陗其若削。”
薛综注:“刻陗,升高也。”
唐解彦融《雁塔》诗:“峥嶸彻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嶮恐迷坠。”
宋苏洵《木假山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
⒉ 苛刻;严酷。
引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宰相刻峭,大理峻法。”
⒊ 文笔峻拔。
引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十:“唐人能造奇语者,无若刘梦得作《连州厅壁记》云:‘环峰密林,激清储阴;海风殴温,交战不胜,触石转柯,化为凉颸……’盖前人未道者。不独此尔,其他刻峭清丽者,不可概举。”
形容文笔深刻峻拔。
如:「他见解精微,文字刻峭。」
刻kè(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3)(名)时间:顷~|立~|即~|此~。(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5)(形)刻薄:尖~|苛~。(6)同“克”。
峭读音:qiào峭qiào(1)(形)山势又高又陡:~壁|陡~|悬崖~壁。(2)(形)比喻严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