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争臣


争臣的词语
争臣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争臣zhēngchén

(1) 指能直言谏君,规劝君主过失的大臣。争,同“诤”

例朝无争臣,则不知过。——《汉书·萧望之传》英minister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引证解释:

⒈ 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通“諍”。

引《孝经·谏争》:“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
《孔子家语·三恕》:“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
王肃注:“天子有三公四辅,主諫争,以救其过失也。”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纳忠为争臣之表,出守乃牧人之良。”

国语词典:

能直言规谏国君过错的臣子。《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也作「诤臣」。

争臣释义
读音:zhēng

争zhēng(1)本义:(动)争夺;力求得到或达到:(动)争夺;力求得到或达到(2)(动)争执、争论:~吵|~端|~论|~议|~长论短。争zhēng(副)怎么(多见于诗、词、曲):~知|~奈|~忍。

读音:chén

臣chén(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上一词语:允穆
下一词语:中涓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