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声音清朗貌。
引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宋公垂﹞讽诵之声,琅然闻於远近。”
元同恕《良夜》诗:“琅然一曲发清商,门外踉蹌舞山鬼。”
《明史·周顺昌传》:“﹝旂尉﹞大呼:‘囚安在?’手掷鋃鐺於地,声琅然。”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张慧仙寄外诗记》:“琅然对答,声若洞簫。”
1. 〔琅琅〕a.象声词,金石相击声;b.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琅琅”。
2. 〔琅玕〕像珠子的美石。
3. 〔琅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然读音:rán然rán(1)(形)对;不错:不以为~。(2)(代)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3)(连)〈书〉然而:事情虽小;~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古〉又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