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外吏


外吏的词语
外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在外应值之吏。 2.指朝臣。 3.指地方官。 4.指外省衙门内的小吏。与"京吏"相别。

引证解释:

⒈ 指在外应值之吏。

引《汉书·翟义传》:“立(刘立 )持酒肴謁丞相史,对饮未讫,会义﹝翟义﹞亦往,外吏白都尉方至, 立语言自若。”
《后汉书·彭宠传》:“苍头子密等三人因宠卧寐,共缚著牀,告外吏:‘大王斋禁,皆使吏休。’”

⒉ 指朝臣。

引清侯方域《宦官论》:“岂内臣皆贤,而外吏皆不肖哉?”

⒊ 指地方官。

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今士人通籍,多以翰林为荣选,次亦望为六部曹郎,以升途较外吏捷耳。”
柳亚子《胡寄尘诗序》:“就而视之,外吏则道府,京秩则部曹,多材多艺,炳炳麟麟;而韦布之士,独闃然无闻焉。”

⒋ 指外省衙门内的小吏。

引《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外吏之别四:一曰书吏,二曰承差,三曰典吏,四曰攒典。”

网络解释:

外吏

指在地方各衙门办事之吏。相对于“京吏”而言。清制,外吏有四:书吏、承差、典吏、攒典。
外吏释义
读音:wài

外wài(1)(名)基本义:外边;外边的:外边;外边的(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3)(名)外国:~币|~钞。(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6)另外。(7)以外:郊~|局~。(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lì

吏lì(1)(名)旧社会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2)(名)旧社会泛指官吏:大~|酷~。


上一词语:通粮
下一词语:危矢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