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春秋时精于琴艺的人。传说曾学琴于著名琴师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为他所作。见汉蔡邕《琴操·水仙操》。
引《荀子·劝学》:“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杨倞注:“伯牙,古之善鼓琴者,亦不知何代人。”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 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 伯牙破琴絶弦,终身不復鼓琴,以为世无足復为鼓琴者。”
高诱注:“伯,姓; 牙,名,或作雅。”
唐钱起《美杨侍御清文见示》诗:“伯牙道丧来,弦絶无人续。”
明杨慎《兰亭令》:“此乃高山流水之操, 伯牙復生,不能出其右矣。”
人名。春秋时善鼓琴者,与钟子期友善。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牙读音:yá牙yá(1)(名)牙齿:门~|镶~|~医。(2)(名)特指象牙:~筷|~章。(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4)(名)(Yá)姓。牙yá(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赠张君行,子期知音伯牙君,高山流水布帛音。离别依依道不尽,笔生妙花泪难定。纷纷繁繁千姹紫,辗辗转转水碧清。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不被人所了解的人是孤独的,尽管身边围绕着万千朋友也罢,若没一个人能走进你的心里,你就似颗漂浮在浩瀚宇宙中的小行星。所以古语有云"得一知己难于上青天",于是伯牙没了子期就绝了弦,我没了你就绝了爱。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若无子期耳,总负伯牙心。
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说世上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至死不再弹琴,这便是“知音难求”。
母亲跟我说北一侠是个好姑娘,又说我的师傅李伯牙对我们是恩重如山。
世有渊明,菊花无憾也;世有白石,梅花无憾也;世有稽康,琴瑟无憾也;世有伯牙,子期无憾也。吾有汝为友,今生亦无憾也!。
那天,俞伯牙在高山大川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兴之所至,即兴创作并弹奏了一首琴曲,志在赞美巍峨的高山之美。
伯牙抚琴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