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建制,后泛指乡里或本土。
引《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篤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虽州里行乎哉?”
《后汉书·周兴传》:“臣窃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著於闺门,清厉之志,闻於州里。”
唐元稹《杨嗣复授尚书兵部郎中制》:“吏曹郎嗣復,州里秀异,议论宏博,宜其以所长自多。”
⒉ 指同乡的人。 《晋书·陶侃传》:“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侃州里也,为乡论所归。
引侃诣之, 晫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 陶士行是也。’”
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州里为旧时地方行政区域州和里的合称,泛指地方乡里。
州zhōu(1)(名)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县|苏~|广~。(2)(名)指自治州:朝鲜族自治~。
里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州里似乎有关于稀树大草原多种花色鲜明植物的早期记录。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而美景掩饰我如旧美好地过。
俭有局量,立行清苦,为州里所敬,虽至亲昵,无敢狎侮。
他本来是应该从他的应急筹备办公室获得帮助,这个办公室的责任就是负责帮助老弱病残撤出城市,并请求州里征调国民警卫队。
宽仪貌瑰伟,博涉群书,弱冠为州里所称。
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远山见竹林芳草,晨风抚绿了芭蕉,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沿途的景牵挂的人,两情迢迢,柳叶桨溅桃花浪,汀州里鹤眺远方,饮一盏岁月留香,唱一曲往事飞扬。
海拉尔保卫战是我东北抗日部队后期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它为黑龙江西部战场的抗日义勇军最终退守满州里,并经这里进入苏联境内赢得了宝贵时间。
现在我们在中国贸易额最大的两个口岸是绥芬河和满州里,我希望珲春可以成为第三个这样的窗口。
今春以来,清州城里乱成一团,州里的官员大部被杀。
在技能熟练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雇员里,反对声却在移民的大数目和相对充裕的社会服务的州里最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