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时打鬼驱疫时扮神者所戴的面具。 宋代丧礼亦用之。参见“倛头”。
引《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 汉郑玄注:“冒熊皮者,以惊敺疫癘之鬼,如今魌头也。”
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魌头》:“宋朝《丧葬令》有方相、魌头之别,皆是其品所当用,而世以四目为方相,两目为魌头。按汉世逐疫用魌头,亦《周礼》方相之比也。”
章炳麟《訄书·原教下》:“则上天之祭,神怪魌头之禓祓,自此始矣。”
⒉ 方言。犹便宜。
引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蔡大嫂是罗哥的人,不比别的卖货,可以让他捡魌头。”
原注:“捡魌头,即捡便宜的意思。”
同“”。
头读音:tóu,tou[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