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模模糊糊地。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四:“班出,瞑然,忽得还舟。”
⒉ 闭目貌。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僧》:“﹝丐僧﹞忽出南城,卧道侧,如僵,三日不动。居民恐其饿死,貽累近郭,因集劝他徙,欲饭,饭之;欲钱,钱之。僧瞑然不应。”
⒊ 指默默地若有所思的样子。
引曹禺《原野》第二幕:“盲人睁大一双不见眸子的眼眶,凝望前面,瞑然不知思念什么。”
瞑míng见下。
然读音:rán然rán(1)(形)对;不错:不以为~。(2)(代)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3)(连)〈书〉然而:事情虽小;~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古〉又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