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火炙烤淡竹或其他竹类后沥出的液汁。可入药。主治痰阻窍络、中风、癫狂等症。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苏才翁尝与蔡君謨斗茶。
引蔡茶精,用惠山泉; 苏茶劣,改用竹沥煎,遂能取胜。”
《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于公患痰病,御医奏治痰必须竹沥。”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沥读音:lì沥lì(1)(动)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血。(2)(名)液体的点滴:余~。
许多咳嗽药物都含有中药成分,如川贝、桔梗、甘草、鲜竹沥等。
不同采收期水竹制备成的竹沥质量存在指纹特征的差异。
到了这个阶段,就要服用清肺化痰止咳药,如羚羊清肺口服液、牛黄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等。
此时,不少家庭都会备些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如川贝枇杷露、复方鲜竹沥等。
胸痛咳嗽痰多加瓜蒌皮、黛蛤散、浙贝母,或服鲜竹沥、猴枣散。
如孕妇慎服半夏露,糖尿病病人禁用急支糖浆、川贝枇杷膏,高血压病人慎用含麻黄的药物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鲜竹沥。
痰多,喉中痰鸣,苔腻者,加天竺黄、胆南星、鲜竹沥汁。
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鲜竹沥,川贝清肺糖浆或二母宁嗽丸、橘红丸、橘红痰咳液、川贝枇杷露。
目的:通过用气相色谱测定鲜竹沥中愈创木酚的含量,作为鲜竹沥的质量考核指标。
痰多黏稠不易咯出时,应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并可用祛痰药如氨溴索、祛痰灵、鲜竹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