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piān ān
1.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
例王业不偏安。——《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好工具.)注引《汉晋春秋》2. 借指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某处。
例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封建王朝失去中原地区而偏处于部分领土,称为「偏安」。
偏piān(1)(形)不正;倾斜:~锋。(2)(形)只注重一方面;不公正:~爱|~重。(3)(副)客套话;表示已用过茶饭等:我~过了;您请吃吧。偏piān(副)偏偏:我~要去。
安读音:ān安ān(1)(形)安定:心神不~。(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6)(动)安装;设立:~电灯。(7)(动)加上:~罪名。(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9)姓。(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11)(量)安培的简称。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女真灭辽,后来竟是逼大宋南渡,偏安东南半壁江山。
后出师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惟坐待亡,孰于伐之!可笑后世的一些历史小白们还在那里贻笑大方。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还有教授夸夸其言全是因当局无能,乃致“更大的社会结构”与“偏安保守的意识形态”制造出随机杀人魔王。
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还认为他是偏安一隅,不愿去争名逐利。
这样一个二流角色,能够维持住南宋偏安的局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虽然赵佗只是一介草头天子,偏安一隅称王称帝,但是手底下拿出个三四万人来还是很容易的。
其父云海天曾官至护国大将军,后恐功高盖主,主动请离上京偏安一隅。
说一千道一万,这一切祸患终究是杨刚惹出来的,如果杨刚不明着坑人,说不准关中士绅能苟且偏安,保全自己,可杨刚损招一出,士绅们便立刻要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