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贫民;乞儿。
引汉应瑗《杂诗》:“贫子语穷儿,无钱可把撮,耕自不得粟,采彼北山葛。”
唐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状如贫子,形貌枯悴。”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故翘翘车乘,皆是忧生;衣服丽都,尽为贫子。”
⒉ 贫穷的儿子。
引清申居郧《西岩赘语》:“爱贤子是人情,乃有恶贤子而爱不肖子者,愚父也;怜贫子是天性,乃有薄贫子而厚富贵子者,俗父也。”
⒊ 明清时代, 常熟对丐户男子之称。
引《虞阳说苑·瀛若氏<琴川三风十愆记>》:“明灭元,凡蒙古部落子孙流寓中国者,令就所在编入户籍。其在京省,谓之乐户;在州邑,谓之丐户。丐户多在边海之邑,其隶於常熟者,男谓之贫子,妇谓之贫婆,其聚族而居之处,谓之贫巷。”
穷人或穷人家的子孙。《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句下三国魏.如淳.注:「贫子冬日乃得学书,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
1.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2. 缺乏,不足:贫乏。贫血。贫瘠。
3. 絮烦可厌:贫相(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4. 僧道谦称:贫道。贫僧。
子读音:zǐ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