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台笠


台笠的词语
台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蓑衣和笠帽。

引证解释:

⒈ 指蓑衣和笠帽。

引《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陈奂传疏:“《南山有臺》传:‘臺,夫须。臺皮可以为衰(蓑)。’因之御雨之物即谓之臺……臺与笠明是二物。”
宋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台笠》:“力田冒风雨,缉籜为臺笠。”

网络解释:

台笠

台笠是汉语词语,拼音为tái lì,意思是蓑衣和笠帽。
台笠释义
读音:tái,tāi[ tái ]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读音:lì

笠lì(名)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斗~|竹~|草~。


上一词语:朱盘
下一词语:廷评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