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父罪当诛而子复仇,仇家之子亦必报复,则形成一往一来的循环报复。后用“推刃”泛称用刀剑刺杀或复仇。
引《公羊传·定公四年》:“父不受诛,子復讎,可也。父受诛,子復讎,推刃之道也。”
何休注:“一往一来曰推刃。”
《后汉书·臧洪传》:“惜洪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
宋王安石《郭解》诗:“平日五陵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
明吴廷翰《瓮记·诸葛亮》:“夫圣人行一不义而得天下不为,况人且委任而反袭取,延之入室而遂推刃乎!”
清黄宗羲《熊公雨殷行状》:“市井狡獪,眈眈得官,呈身应募,以备推刃上变之用者,环伺而待发。”
持刀杀人。语出《公羊传.定公四年》:「父受诛,子复雠,推刃之道也。」后比喻复仇。《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惜洪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谓服乎!」
推tuī(1)(动)本义:手推的动作。(2)(动)(推磨)磨成碾子;碾粮食。(3)(动)和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4)(动)使事情开展:~动。(5)(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导。(6)(动)让给别人;辞让:~辞。(7)(动)推委;推托。(8)(动)推迟。(9)(动)推崇。推选;推举。
刃读音:rèn刃rèn(1)(名)(~儿)刀剪等的锋利部分;刀口:刀~。(2)(名)刀:利~|白~战。(3)(动)用刀杀:手~奸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