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86.大治dàzhì
(1) 需要治理的重大事物
英bringing peace and order to(2) 指国家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例大治之年英great order⒈ 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务。
引《周礼·地官·司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
孙诒让正义:“治谓以事咨辩陈请。”
⒉ 谓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引《礼记·礼器》:“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治读音:zhì治zhì(1)基本义:(动)治理:(动)治理(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4)(动)医治:~病。(5)(动)消灭(害虫):~虫|~蝗。(6)(动)惩办:~罪。(7)(动)研究:~学。(8)姓。
二是建立大治无为的社会,其时,法律制度转化为社会成员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
平定了李璮的叛乱后,忽必烈重用儒吏,兴利除害,深得民心,江北地区,家给人足,境内大治。
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但恨人不能尽用天下之才,此其不能大治。
???????自欧战后,各国大治军器,所制日精巧,有卒伍未遇,而摧敌数里外者。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峻能选用人才,各尽所长,发奸如神,爱民如子,洛阳大治。
同时,将开展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
府南市天下大治,城管帮横扫全市小贩们莫敢不从,唯有神仙路是其一个久攻不下的顽固碉堡。
初汉和初唐的统治者运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治理国家使得民富国强、天下大治,说明了老子“自然无为”思想在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李世民在短短四年内,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内则励精图治,四年而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