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周制,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称大比。
引《周礼·地官·小司徒》:“及三年则大比。”
郑玄注:“大比谓使天下更简閲民数及其财物也。”
唐独孤及《谢加司封郎中赐紫金鱼袋表》:“亦冀俗稍务本,人渐足食,使贡赋之入,岁增月长。三岁大比,以版图归於有司。”
⒉ 周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选择贤能,称大比。
引《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者谓若今举茂才。”
⒊ 隋唐以后泛指科举考试。
引唐白行简《李娃传》:“其年遇大比,詔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
《红楼梦》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⒋ 明清亦特指乡试。
引《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在杭州倏然三年,又逢大比, 舜美得中首选解元。”
《明史·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且説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赵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
周代乡大夫三年考试一次,称为「大比」。后泛称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比读音:bǐ比bǐ(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3)(动)比画:连说带~。(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红狼体型比土狼大比灰狼小。
又从撒立往东转向日出之地,到吉斯绿他泊的境界,又通到大比拉,上到雅非亚。
彼得叫他们都出去,就跪下祷告,转身对着死人说,大比大,起来,他就睁开眼睛,见了彼得,便坐起来。
我没有试著跟随任何一个编码规则或风格和代码长得更大比我预期的,主要是因为我附加功能于一身。
据相似材料大比尺三维概念物理模型理论,高仿真度制作了成型盾构隧道地铁站厅洞室开挖试验物理模型。
在这段经文中显示,门徒大比大,她是痛过生活上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的生命。
采用自行研制的油压式循环加载设备,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进行了大比尺的模型试验。
研究了大比表面积活性氧化锌在轮胎肩垫胶中的应用效果。
污泥中含有的聚合物及其亲水性的水解产物可能是其大比阻的主要原因。
据相似材料大比尺三维概念物理模型理论,高仿真度制作了成型盾构隧道地铁站厅隧道开挖试验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