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厌恶;不厌倦。
引《诗·周南·葛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郑玄笺:“斁,厌也。”
汉枚乘《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吴筠《庐山云液泉赋》序:“既饮既漱,永翫无斁。”
清龚自珍《庐之推》:“其始升歌曰:‘济济多士,秉文之德。’而卒称无斁於人,以如将万年焉,由此其推也。”
⒉ 犹无终,无尽。
引唐李翱《泗州开元寺钟铭》:“非雷非霆,鏗号其声……弗震弗坠,大音无斁。”
不厌。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斁读音:yì,dù[ yì ]1. 解除。
2. 厌倦;懈怠;厌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3. 盛大的样子:“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4. 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