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正式法令或文书上有关负责人在正职人员签署之后连同签署,谓之副署。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如曰对於人民负责任,则拒絶副署,又未免侵犯神圣矣。”
周恩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红军的组织与训练》:“党代表名称应立即废除,改为政治委员,其职务为监督军队行政事务,巩固军队政治领导,副署命令等。”
在文件上签章,表示代发布文件人负责任的行为。通常指内阁首长代元首负责的行为。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署读音:shǔ署shǔ(1)(名)办公的处所:海关总~。(2)本义:(动)布置:(动)布置(3)(动)署理。(4)(动)签;题(名):签~|~名。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长吟抒怀追缅范敬宜。
一个副署无效。文件可能已被改动。
充当独立代理的第三方的法律公司受严格的让渡条款控制,并由申请人同意和副署签名。
他从副署长升任署长,正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
物品的质量证明由签字或副署审查员将是确凿的证据,物品依照这样规格。
十分钟后,嘉兴路警署副署长张慧带领两路人马封住宾馆出口,将籍贯浙江乐靖的在逃嫌犯饶晓峰揿在赌桌上。
冯伯欣副署长致送纪念品予各支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