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竹。指开始褪壳的竹。
竹名。即(好工具.)箬竹。
嫩竹。指开始褪壳的竹。
《书·顾命》“笋席” 孔传:“笋,篛竹。” 孔颖达疏:“《释草》云:‘笋,竹萌。’ 孙炎曰:‘竹初萌生谓之笋。’此笋为篛竹,取笋竹之皮以为席也。” 宋赞宁《笋谱》:“《尚书》孔传:‘笋,篛竹。’详孔之説,篛竹,白篛也,白篛之类越多……今孔安国曰‘篛竹’--为笋已过,为竹未劲,故谓为篛竹也。”
竹名。即箬竹。
元李衎《竹谱详录·箬竹》:“箬竹,又名篛竹。出江浙及闽广 ,处处有之。”参见“ 箬竹 ”。
植物名。禾本科篛竹属,常绿灌木。高约一点五公尺,细长有节。叶阔长,边缘稍白,背面有细毛,多分布于江南深山中。茎秆可制成笔管、烟筒,叶可制斗笠或包粽子。
同“箬”。
竹读音:zhú[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