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镖suōbiāo
(1) 装上长柄的两边有刃的尖刀
例每逢作战,群众都(好工具.)自动送情报,出提架,拿着梭镖,大刀来配合。——《遵义会议的光芒》英spear⒈ 见“梭标”。
梭suō(动)比喻不断来往:穿~|日月如~。
镖读音:biāo镖biāo(1)(名)一种状似红缨枪头的武器;可以掷出去杀伤对方:飞~|~枪。(2)(形)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客|~师。
其中有一个拿着一只巨大的梭镖,用它锋利的矛尖对着我的胸口。
梭镖木石成天险,骄敌宵遁指顾间。
因为骑兵营的军卒都穿着藤甲,弓箭不一定能够射死人,但是投枪和梭镖势大力沉,具有极大的穿透力。
当梭镖投射器以弧形投掷时,镖枪从空中快速飞过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从而击中目标。
只有七只小梭镖、十二枝连珠甩手飞箭;性又急暴,所有暗器均是特炼精钢,轻灵小巧,无坚不摧,非常趁手,白谷逸所杀。
她手里拿着一杆标枪,等另一个姑娘松开帆脚索、把船几乎停在离他们三码远的地方,她就准备把梭镖投掷过来。
这杆梭镖是江西根据地时代传下来的。
建设农民武装另有一个新的方面,即农会的梭镖队。
大别山就发生这种情况,把小地主、富农“逼上梁山”,拿起梭镖和我们干,群众也受到摧残。
这种有梭镖的农民,将成为“挨户团非常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