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封闭;封口。
引《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上官桀谋反时, 广汉部索,其殿中庐有索长数尺可以缚人者数千枚,满一篋缄封。”
《旧唐书·牛仙客传》:“仙客既居相位,独善其身,唯诺而已。所有锡賚,皆缄封不启。”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黄六媖﹞乃将白金百两,新衣数套,亲笔作书,缄封停当,差老家人王安賚去,迎接丈夫。”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追写真》:“生乃开户,引视之,灯烛荧然,丹青纵横,笔落地上,而纸仍缄封未启。”
⒉ 指书信。
引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宋苏轼《谢孙舍人启》:“不遗衰朽,过辱缄封,永敦为好之怀,深负难酬之作。”
缄jiān(动)封闭(常用在信封上寄信人姓名后):王~|上海刘~。
封读音:fēng封fēng(1)(动)基本义:封闭;封起来:封闭;封起来(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