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chūshǐ
(1)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好工具)英serve as an envoy abroad;be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⒈ 派遣使臣。
引汉班固《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復出使,事同前世。”
宋王安石《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贼果侵寻不制,朝廷出使,发兵击之,数年然后定。”
严复《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出使,十一也。”
⒉ 接受使命出外办理外交事务。
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太后擅行不顾, 穰侯出使不报, 华阳、涇阳等击断无讳, 高陵进退不请。”
《新唐书·颜真卿传》:“郎官、御史,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出使天下,事无细大得失,皆俾访察,还以闻。”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道:‘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萧育是辅弼大臣太傅萧望之之子,多次出使匈奴,累建功勋。”
⒊ 王宫的女官名。
引《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至庄宗时,后宫之数尤多,有昭容、昭仪、昭嫒、出使、御正……其餘名号,不可胜纪。”
出任驻外使节。
出chū(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8)(动)支出:~纳。(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使读音:shǐ[ shǐ ]1.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迫使。
4. 假若: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这是我出使英国后第一次来到剑桥,但我对剑桥丝毫没有陌生感。
两年以前,他退休了,并拥有多出使他过好生活所需好几倍的金钱,他不需要再工作了。
通过避免使用模糊的命名习惯、不充分的注释和不好的编码风格,开发人员能够创建出使其他开发人员更加容易接手的代码。
一个就是制作出使人不能和脏水混合的奶粉。
过去的一年中,英国官员频繁出使拉美各国。
求出使最优解或最优基保持最优的消耗系数矩阵中列向量和行向量的可变范围。
三国时期孙权派遣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是为了加强同南海诸国的联系。
在出使欧洲期间,薛福成通过查阅资料,形成了关于新疆问题外交策略的认识。
西汉年间,曾两度出使西域的是以下哪一位?
他幽默机智,能说会道,给齐威王出过许多好主意,并且成功出使了许多其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