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熔化金属。
引《周礼·考工记序》:“鑠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
亦指熔化的金属。 《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鑠金百溢, 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
陈奇猷集释:“《説文》:‘鑠,销金也。’案正在销之金,温度甚高,故盗跖不取。”
汉桓寛《盐铁论·诏圣》:“夫鑠金在鑪, 庄蹻不顾;钱刀在路,匹妇掇之。”
一说指精美的金子。 《史记·李斯列传》:“鑠金百溢, 盗跖不搏者。”
司马贞索隐:“《尔雅》:‘鑠,美也。’言百溢之美金在於地,虽有盗跖之行,亦不取者,为其财多而罪重也。”
⒉ 谓伤人的谗言。
引《楚辞·九章》:“故众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王逸注:“言众口所论,万人所言,金性坚刚,尚为销鑠,以喻谗言多,使君乱惑也。”
唐司空图《狂题》诗之三:“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鑠金。”
明王錂《春芜记·宴赏》:“事喜败而忌成,言鑠金而销骨。”
清陈梦雷《东行口占》之三:“鑠金祗为招羣忌,投杼何当慰母疑。”
镕化金属。《史记.卷八七.李斯传》:「铄金百镒,盗跖不搏。」《文选.马融.长笛赋》:「或铄金砻石,华睆切错,九挻雕琢,刻镂钻笮。」也作「烁金」。
铄(1)(动)熔化金属。(2)(动)销毁;削弱。
金读音:jīn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妈妈给我讲了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意思。
众口可铄金,积非足成是;人言可畏。
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一个忠实的朋友在众口铄金之下也能保持忠实。
关于你的一些谣言,我劝你还是回避一下好,否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代影星阮玲玉终于因为“人言可畏”而香消玉陨了。
她对厂长说:“你要帮我澄清事实,积非成是,众口铄金,再不辟谣,我怎么开展工作?”。
把一个这样的干部说得一无是处,蒙骗了这么多人,真是众口铄金。
谣言可以惑众,也可以杀人,一个人造出的谣言,众人都去说,就会聚蚊成雷,众口铄金。
古人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领导一定不要轻信流言,否则就可能使好人受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