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大纛


大纛的词语
大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纛dàdào

(1) 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

英big banner

引证解释:

⒈ 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

引宋欧阳修《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袞冕,不足为公贵。”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乾嘉以来,朝士宗尚汉学,承学之士,翕然从风,几若百川之朝东瀛,三军之随大纛。”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但独有狐鬼却仍在死尸上往来,从从容容地树起它占领一切的大纛。”

国语词典:

古代节度使仪从后的大旗。

网络解释:

大纛

大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 dào,指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出自宋·欧阳修《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
大纛释义
读音:dà,dài[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读音:dào

纛dào(名)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大纛造句

“时每扮文武祭官,旗旄导前,骑卒拥后,高牙大纛,金鼓喧天,观者云集,颇极一时之盛”。

在曲阜,你举起的儒家大纛,飘遍大江南北。

那个人匹马当先,一定是敌军主帅,因为跟在他身后的大纛旗显露了他的身份与众不同。

刘歆在西汉沿革已久的今文十四博士制度上揭橥异端,举起了古文经学的大纛。

一代奇才,高擎着文学艺术的大纛,从宋代一直向我们走来。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


上一词语:坐纛
下一词语:纛遫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