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时一种小口巨腹的吐痰器皿。
引《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冢……牀上有玉唾壶一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絶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餘里。”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武帝(汉武帝 )以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者,特许掌御唾壶,朝廷荣之。”
小口阔腹的盛痰器皿。
唾tuò(1)(名)本义:唾液。(2)(动)用力吐唾沫。(3)(动)吐唾沫表示鄙视:~弃。
壶读音:hú壶hú(1)(名)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往外倒:茶~|酒~|喷~。(2)(Hú)姓。壶kǔn(名)宫里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