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歉huāngqiàn
(1) 农作物收成坏或没有收成
(好工具.)英crop failure;famine⒈ 荒年歉收。
引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荒歉之岁,日以五升,召民为役,因而賑济。”
《元典章·户部五·典卖》:“荒歉之年,先典后卖,立契卖与潘万七为主。”
⒉ 指荒年。
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周家素贫,又值荒歉。”
因灾荒而收成减少。
荒huāng(1)(形)荒芜:地~了。(2)(形)荒凉:~村|~郊|~岛。(3)(形)荒歉:~年|备~。(4)(形)荒地:生~|开~|垦~。(5)(形)荒疏:别把功课~了|多年不下棋;~了。(6)(形)严重的缺乏:煤~|饥~。(7)(形)不合情理:~廖|~诞。(8)(形)〈方〉不确定的:~信|~数儿。(9)(形)〈书〉迷乱;放纵:~淫。
歉读音:qiàn歉qiàn(1)(形)收成不好:~年|~岁|~收|荒~。(2)(名)对不住人的心情:~意|抱~|道~|深致~意。
她又用了三十两分上银子,央济宁一个翰要封君与了郓城知县一封书,说连年荒歉,今有善信男女,虔诚往泰山进香行礼,保一境太平。
不想遇着荒歉之岁,六料不收,上司发下明文,着居民分房减口,往他乡外府趁熟。
将解部减半平余扣存司库,以备荒歉应用。
为何山东巡抚国泰折本之上言山东一省风调雨顺,年景有十成,刘墉所奏山东一省三年荒歉。
忽一日,数十百姓纷纷涌上大堂,状告西乡富豪刘硕财,说是他利用荒歉年间农家缺粮时节,让农民用地契抵押借粮,后又私改借据文书,强行霸占农户土地。
及至到了山两,发货之后,遇着连岁荒歉,讨赊帐不起,不得脱身。
荒歉与丰收是交替出现的事,不能不给。
不知原非父母生出来就是贼盗,只是饥寒难免,或是祖业原无饴留,自己不会迎运,时年荒歉,生计萧条;在家有不贤妻子琐聒,在外有不肖朋友牵引,也便做出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