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
引《易·屯》:“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宋欧阳修《皇祐四年与韩忠献王书》:“某叩头泣血,罪逆哀苦,无所告诉。”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泣血陈辞,不知所云。”
⒉ 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
引《晋书·王敦传》:“闻之惶惑,精神飞散,不觉胸臆摧破,泣血横流。”
形容非常的悲恸。
泣qì(1)(动)小声哭:~诉|哀~|悲~|抽~|哭~。(2)(名)眼泪:饮~|~下如雨。
血读音:xiě,xuè[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
看到妻子躺在病床上的痛苦模样,让他不禁椎心泣血。
他椎心泣血地控诉着战争所带来的不幸遭遇。
纵然是椎心泣血,也挽回不了败亡的颓势。
听到老王那段椎心泣血的遭遇,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当电视臺播出灾难现场死者家属椎心泣血、痛哭失声的样子,令人看了为之鼻酸。
小美最亲近的奶奶病逝,让她椎心泣血,难过不已。
对于儿子的牺牲,她悲痛得椎心泣血,让人们不知道怎样安慰她才好。
午夜梦迴,想起过去的种种,他不由得感到椎心泣血,悲痛至极。
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