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豪放不羁。
引《南史·王思远传》:“明帝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使诣思远,令见礼度。”
宋秦观《徐君主簿行状》:“参军磊落豪纵,不耐细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余友毕怡庵,倜儻不羣,豪纵自喜。”
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性和易,而伯先豪纵,情反而爱至,有莫之为而为者,此为愚交伯先之始。”
⒉ 骄横跋扈。 《新唐书·刘仁轨传》:“部人折衝都尉鲁寧者,豪纵很法,县莫敢屈。
引仁轨约不再犯,而寧暴横自如, 仁轨榜杀之。”
宋苏洵《上韩枢密书》:“好名则多树私恩,惧谤则执法不坚,是以天下之兵豪纵至此而莫之或制也。”
《红楼梦》第十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鈐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⒊ 指跋扈而不守法纪的人。
引宋曾巩《洪州新建县厅壁记》:“黄巽公权来,为其令,抑豪纵,惠下穷,守正循理,而得济其志者也。”
豪放任性,不受拘束。
豪háo(1)(名)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文~。(2)(形)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放|~爽|~迈|~言壮语|~雨(大雨)。(3)(形)强横:~强|~门|巧取~夺。
纵读音:zòng[ zòng ](旧读zōng)1. 放:纵虎归山。纵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
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
4. 即使:纵然。纵使。纵令。
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
6. 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
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